Java19新特性介绍以及简单体验
Java19新特性介绍简单使用
Java19于 2022年9 月 20 日正式发布以供生产使用,非长期支持版本。不过,JDK 19 中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新特性值得关注。
- JEP 405: Record Patterns(记录模式)(预览)
- JEP 422: Linux/RISC-V Port
- JEP 424: Foreign Function & Memory API(外部函数和内存 API)(预览)
- JEP 425: Virtual Threads(虚拟线程)(预览)
- JEP 426: Vector(向量)API(第四次孵化)
- JEP 427: Pattern Matching for switch(switch 模式匹配)
- JEP 428: Structured Concurrency(结构化并发)(孵化)
其中 外部函数API、虚拟线程和结构化并发这 3个感觉属于比较重要的新特性,接下来对这3个特性进行简单的介绍并简单的上手代码体验
JEP 424: 外部函数和内存 API(预览)
Java 程序可以通过该 API 与 Java 运行时之外的代码和数据进行互操作。通过高效地调用外部函数(即 JVM 之外的代码)和安全地访问外部内存(即不受 JVM 管理的内存),该 API 使 Java 程序能够调用本机库并处理本机数据,而不会像 JNI 那样危险和脆弱。
外部函数和内存 API 在 Java 17 中进行了第一轮孵化,由 JEP 412 提出。第二轮孵化由 JEP 419 提出并集成到了 Java 18 中,预览由 JEP 424 提出并集成到了 Java 19 中。
在没有外部函数和内存 API 之前:
- Java 通过
sun.misc.Unsafe
提供一些执行低级别、不安全操作的方法(如直接访问系统内存资源、自主管理内存资源等),Unsafe
类让 Java 语言拥有了类似 C 语言指针一样操作内存空间的能力的同时,也增加了 Java 语言的不安全性,不正确使用Unsafe
类会使得程序出错的概率变大。 - Java 1.1 就已通过 Java 原生接口(JNI)支持了原生方法调用,但并不好用。JNI 实现起来过于复杂,步骤繁琐(具体的步骤可以参考这篇文章:Guide to JNI (Java Native Interface) ),不受 JVM 的语言安全机制控制,影响 Java 语言的跨平台特性。并且,JNI 的性能也不行,因为 JNI 方法调用不能从许多常见的 JIT 优化(如内联)中受益。虽然JNA、JNR和JavaCPP等框架对 JNI 进行了改进,但效果还是不太理想。
引入外部函数和内存 API 就是为了解决 Java 访问外部函数和外部内存存在的一些痛点。
Foreign Function & Memory API (FFM API) 定义了类和接口:
- 分配外部内存 :
MemorySegment
、、MemoryAddress
和SegmentAllocator
); - 操作和访问结构化的外部内存:
MemoryLayout
,VarHandle
; - 控制外部内存的分配和释放:
MemorySession
; - 调用外部函数:
Linker
、FunctionDescriptor
和SymbolLookup
。
下面是 FFM API 使用示例,这段代码获取了 C 库函数的 radixsort
方法句柄,然后使用它对 Java 数组中的四个字符串进行排序。
1 | // 1. 在C库路径上查找外部函数 |
JEP 425: 虚拟线程(预览)
虚拟线程(Virtual Thread-)是 JDK 而不是 OS 实现的轻量级线程(Lightweight Process,LWP),许多虚拟线程共享同一个操作系统线程,虚拟线程的数量可以远大于操作系统线程的数量。虚拟线程在其他多线程语言中已经被证实是十分有用的,比如 Go 中的 Goroutine、Erlang 中的进程。虚拟线程避免了上下文切换的额外耗费,兼顾了多线程的优点,简化了高并发程序的复杂,可以有效减少编写、维护和观察高吞吐量并发应用程序的工作量。虚拟线程应该是JDK19最重磅的特性,首次集成进来即为preview的API虚拟线程是由JDK提供的用户态线程,类似golang的goroutine,erlang的processes虚拟线程采用的是M:N的调度模式,即M数量的虚拟线程运行在N个Thread上,使用的是ForkJoinPool以FIFO模式来进行调度,N默认是为Runtime.availableProcessors(),可以通过jdk.virtualThreadScheduler.parallelism
来修改
1 | try (var executor = Executors.newVirtualThreadPerTaskExecutor()) { |
如上使用了少数几个OS线程来运行1w个虚拟线程,虚拟线程在超过上千个非CPU密集并发任务场景可以显著提升系统的吞吐率,像某些网络IO请求虽然是block的代码,但是因为引入的是虚拟线程,系统可以很好地伸缩;当虚拟线程block在IO或者其他操作(BlockingQueue.take()
)时,虚拟线程会从Thread unmount,当操作完成才重新mount上继续执行。不过有些操作不会unmount虚拟线程,会一同thread和底层的OS线程一起block住(比如进入synchronized代码块/方法,比如执行一个native方法或者foreign function)。 虚拟线程开销不大,因而不需要使用池化技术
JEP 428: 结构化并发(孵化)
JDK 19 引入了结构化并发,一种多线程编程方法,目的是为了通过结构化并发 API 来简化多线程编程,并不是为了取代java.util.concurrent
,目前处于孵化器阶段。结构化并发将不同线程中运行的多个任务视为单个工作单元,从而简化错误处理、提高可靠性并增强可观察性。也就是说,结构化并发保留了单线程代码的可读性、可维护性和可观察性。结构化并发的基本 API 是StructuredTaskScope
。StructuredTaskScope
支持将任务拆分为多个并发子任务,在它们自己的线程中执行,并且子任务必须在主任务继续之前完成。
StructuredTaskScope
的基本用法如下:
1 | //java17的随机数生成器 |
结构化并发非常适合虚拟线程,虚拟线程是 JDK 实现的轻量级线程。许多虚拟线程共享同一个操作系统线程,从而允许非常多的虚拟线程。